春光正好,周末安排郊游露营?家有鼻炎患儿的,一定要注意这3点!又到周末了,最近天气主要是升温,没啥雨雪。 春暖花开季,踏青赏花、户外露营成为不少市民的周末活动。 随着疫情的消散,越来越多人春日郊游时会摘下口罩,尤其是精力充沛的孩子。 龚庭健康提醒您,如果孩子有鼻炎,建议外出赏春戴口罩,避免诱发鼻炎,否则可能会让“惊吓”悄然降临。 6岁孩子周末踏青后,1天内流鼻血近10次 最近一个周末,趁着风和日丽,彬彬(化名)的父母就带着6岁的彬彬出门踏青了。可回到家后,彬彬的鼻子就开始发痒、打喷嚏。 由于父母知道孩子有过敏性鼻炎,往年踏青后也出现过类似的症状,过几天就好了,所以一开始没太在意。 第二天彬彬照常上学,但没多久,老师打电话给彬彬父母反映孩子断断续续流鼻血的问题,前前后后有六七次。 想着情况有点不大对,彬彬的父母赶紧来学校将彬彬带往医院诊治。在开车赶往医院的途中,彬彬又流了两三次鼻血。 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介绍说:“孩子一进来,我就看到他在不停地揉鼻子、揉眼睛,检查后发现,这个孩子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,鼻出血就是因为揉鼻子、打喷嚏等造成的鼻粘膜损伤,从而导致出血。” 经过处理,孩子的鼻出血很快止住了,彬彬的父母也松了一口气。 过敏性鼻炎患儿为何易出现反复流鼻血?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,常见症状有鼻痒、打喷嚏、流清水鼻涕等,严重的还会诱发哮喘。 正是因为鼻痒等症状,很多人会用手去抠鼻子、揉鼻子或者用力擤鼻涕、剧烈地打喷嚏,这就容易造成鼻内损伤。 ![]() 经常损伤就会使得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充血糜烂,再加上鼻粘膜很薄、血管裸露在外面、毛细血管非常丰富,一揉鼻子或者打个喷嚏,就会造成“流鼻血”。 而鼻炎患儿的鼻黏膜更娇嫩,加上孩子自控意识低,会重复不断抠鼻子,导致“反复流鼻血”。 鼻出血处理别大意,尤其是出血量大时,学会正确处理很有必要! 鼻出血量大的正确处理方法: 流鼻血时一定不能将头仰起来,而是应该微低头,用手去捏住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10~15分钟,一般可止血。 不少家长看到这里,心里可能会犯嘀咕,难道春季都不能带孩子出门? 其实想避免以上鼻出血情况,首要是防止鼻炎复发。 要想春季郊游鼻不闹,做好这3点就够了! 01 戴好口罩 避免鼻子吸入过敏原 出行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,戴口罩是最直接的保护方式,现也正值流感高发季,儿童属于易感人群,戴口罩好好多多,家长尽量随身携带消毒湿纸巾和免洗洗手液,出门在外多叮嘱孩子别摸脸。 温馨提示:家有过敏性患儿的,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,如果对常见花粉过敏反应强烈的,还是尽量避免到过敏原地区。 02 关注天气 多备衣 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要预防倒春寒,鼻炎朋友的鼻腔免疫力本身较低,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,宁热勿冷,避免鼻腔受到冷刺激而发生炎症,不穿亚麻、毛线等易吸附花粉的衣物。 温馨提示:春天万物复苏,昆虫开始活跃,郊外旅游应注意防昆虫叮咬。应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、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。如需进入此类地区,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穿长袖衣服;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。 03 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回家进屋前把鞋子脱在门外,换干净的衣服,洗手洗脸,洗头或用湿毛巾擦头发。 以上3点属于鼻炎预防方法,日常一旦发现鼻子频繁出血,应及时去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诊治,找到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出血原因。 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,不仅要治疗鼻出血,还要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,避免出现并发症。
文章分类:
关于鼻子
|